1.上颌窦内埋伏牙术后当天住院观察几天,术后24小时内冰袋冷敷可有效缓解术后水肿。上颌窦内埋伏牙术后护理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2.疼痛治疗:一般术后疼痛较轻,必要时可带止痛泵或止痛药,术后2-3天疼痛基本缓解。当个别患者的镇痛效果较差时,口服或静脉注射可以有效地控制疼痛。
3.恶心呕吐治疗:部分患者术后呕吐,可给予间歇性胃肠道减压,吸收胃积血和胃内容物,必要时可给予止吐药,如有颌牵引,床应准备钢丝剪,呕吐应切断结扎或弹性牵引橡皮筋,防止窒息。
4.术后姿势:将床头抬高30-40度,使患者半卧位,减少面部肿胀和出血,便于口腔内分泌物排出,床边有吸引装置。
5.术后雾化:每天吸入雾化3-5天2-3次,可稀释痰液,缓解咽痛和喉水肿。
6.口角处理:由于手术切口位于口腔内,手术拉口角,术后患者口角常拉伤、肿胀,涂红霉素眼膏擦唇、口角烧伤或拉伤,保持唇清洁湿润,避免感染,促进愈合。
7.保持口腔清洁,及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轻轻吸痰,避免伤口。术后可连续口腔冲洗3-5天,每天2次。
8.胃管:大部分手术后需要保留胃管,鼻流食1-5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倡少量多餐,主要是高热量、高蛋白饮食,每次约200ml。温度适宜,营养全面,甜咸搭配。
9.尿管:术后第二天转回病房,拔出尿管。
10.术后用药:术后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止血药,用药后注意反应。
11.下颌套:病人术后常需佩戴下颌套局部加压,以减少病人的水肿和出血,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
12.患者应尽快下床或在床上活动,以促进康复。
13.住院时间:一般术后3-7天即可出院,具体看手术方法及患者恢复情况。
14.术后下唇麻木:下颌手术后下唇麻木,可给予营业神经药物,有利于麻木恢复,一般大多数患者术后3月左右可恢复。
15.钛板拆除:术后钛板是否拆除取决于个人情况和要求。如果术后无感染和不适,钛板不能拆除;目前建议术后拆除钛板;拆除时间一般为术后6-12月。
上颌前突影响颌面美观,还容易使咀嚼功能下降,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对于上颌前突患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上颌前突,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呢?
上颌前突是指下颌在头部的位置正常,上颌向前突出于下颌之前,形成深超牙合。是很常见的牙颌畸形。
1、去除病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其发病,并阻断其发展。
而侯振杰是韩式外科正牙国内创始人,毕业于医科大学,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眼光和形体雕塑能力。于1999年始把口腔颌面外科学与整形美容学结合,在颌骨手术(如上下牙槽前突,反颌,下颌角肥大,颧骨过高)、颌面数字化设计、颌骨手术气动系统的研发都作处了突出贡献。曾多次远赴韩、日、美等先进国家进行学术交流,成功为演艺界多名艺人做过整形手术,本着“一切为了求美者出发”的仁爱,使每一例手术都成了精品,使每一位求美者都能获得身心俱佳美的体验。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材料: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O月,对牙列不齐患者,通过咬颌片、全口曲面断层片、上颌前部颌顶轴位片,诊断为上颌前部埋伏牙并经手术证实186例,其中男91例,女95例,患者年龄7-46岁,平均18.7岁。多数是青少年和年轻女性,牙列不齐,影响美观,要求牙齿矫正是主要就诊原因,少数表现为牙痛、牙龈出血等。
2.检查方法:
上颌前部颌顶轴位摄影方法:患者仰卧于摄影床,两手放在身体两侧,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于摄影床,头部上移超出摄影床一端,头后仰,张大口,使上颌中切牙长轴垂直于地面,正对升降凳,调整升降凳使固定滤线栅靠近患者头顶部。中心线平行于中切牙长轴垂直摄入胶片中心,入摄点依据咬颌片或全口曲面断层片所示埋伏牙偏左、居中或偏右,确定为左尖牙、中切牙正中或右尖牙。
2、结果
统计表明,186例埋伏牙患者触诊确定29例,占15.6%,其余84.4%的埋伏牙患者,其手术路径的选择在未用上颌前部颌顶轴位摄影技术以前仅依咬颌片(或曲面断层片)和医生经验确定牙冠偏向,诊断符合率不足50%,采用上颌前部颌顶轴位摄影技术以后,诊断符合率达98%,仅3例牙冠居中埋伏牙的手术路径选择出现偏差。
专属预约通道,数据实时更新
免费在线价格查询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七七整形网”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